如果明朝效仿宋朝接受議和,崇禎帝也就不會成為烈皇帝了嗎?
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兩國之間交戰時間長了之後,出於對國家的根基的考慮,一般情況下這兩個國家都會考慮和談。畢竟長時間的戰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消耗,即使是這個國家的國力非常強大,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。就像是當年宋遼兩國進行和談一樣,著名的檀淵之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籤訂的。除了檀淵之盟之外,宋朝當年也曾經向多個國家進行過和談,這也是宋朝後期能夠繼續延續壽命的一種方法。有人在了解過宋朝的諸多議和政策之後,提出了一個疑問,那就是如果當年明朝效仿宋朝接受和清朝議和的話,崇禎皇帝是不是就不會成為烈皇帝了?
這個假設在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身上是毫無意義的,畢竟歷史已經發生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。但是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還是可以進行設想的,如果當年崇禎帝真的和清朝進行議和的話,明朝的壽命也許真的會增加,只不過很可惜的是當時這件議和的事情還沒有進行就已經結束了。
前車之鑒——檀淵之盟
根據《宋史》記載,及澶洲既盟,封禪事作,祥瑞沓臻,天書屢降,導迎奠安,一國君臣如病狂然,吁,可怪也。大約在公元前1004年,當時的大遼和宋朝之間屢次發生戰爭,並且在這一年裡,大遼大舉南下徹底進入了當時宋朝的領地之中,到時整個宋朝一片混亂和後來的明朝有相似之處,當時的宋朝因為遼國的大舉進攻陷入了恐慌之中,甚至很多大臣都想要逃跑,就連當時的宋真宗也想要逃走。當時的許多大臣都勸宋真宗和他們一起向南方逃,在南方重新建立一個根據地。
當時是宰相寇準極力的勸阻才讓宋真宗的逃跑的想法消失,後來經過和遼國的數次對決,兩方形成了對峙的局面,當時的大遼因為遠離自己的國家,所以各方面都處於一定的劣勢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戰之後,雙方終於還是撐不住了,兩方都有了想要和談的想法。是在經過互相通信之後,終於在十二月的時候,他們在當時的檀淵進行了和談儀式,兩者之間的合約是這樣規定的:遼宋約為兄弟之國,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、絹20萬匹,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。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,故史稱「澶淵之盟」。
明清和談的起始
明朝末期的時候,整個明朝內部其實已經逐漸的開始腐敗墮落,並且已經呈現出了亡國之勢。直到後來的崇禎皇帝登位之後,整個明朝的局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,但卻沒能阻止最終沒落的結局。很多人都說崇禎皇帝是因為生不逢時,如果他在明朝中期上位的話,說不準能挽救整個明朝落敗的局勢。但一切彷彿都是註定一般,儘管崇禎皇帝費勁心力兢兢業業地治理整個國家,甚至在他治理期間一度出現了好轉的跡象,但卻最終還是沒能挽救自己家族的這個龐大產業。
在崇禎皇帝登上皇位之後,曾經聯合一些對於這個國家還有貢獻力和希望的大臣,把那些害群之馬的宦官一舉拿下。當時的他表現出來的是所有大臣都希望看到的明君形象,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行為,才使得當時的明朝從搖搖欲墜的邊緣回來了一點。只不過令人可惜的一點就是她空有想要拯救國家的心思,卻沒有這個能力,而且他自己內心也是不自信的,這就導致了他多疑性格的產生,而過分多疑就導致了明朝許多忠臣將領死去的結局。
《「攘內必先安外」下的明清議和始末》一文曾記載過:崇禎元年,皇太極就與袁崇煥多次接觸,表示願意「去帝稱汗」,並請明廷「制印給用」。崇禎五年,皇太極聲稱「我非欲取大位得天下也,所以興兵,蓋欲爾察知其故」,意指效仿俺答汗以武求和,同時表示「惟願兩國和好,財物豐足,互相貿易,各安田獵,以樂太平」。崇禎十年到十一年時,當朱由檢聽從楊嗣昌「攘內必先安外」的建議後,派遣使者周元忠試探清廷口風,皇太極對其極為禮遇。也就是說當時不僅僅是明朝想要議和,其實當時滿清政權更想要議和,畢竟相比於實力雄厚的中原地區,處於偏僻地區的滿清政權資源更是匱乏,而與明朝的多年戰爭,以及與周邊其他部落進行的諸多戰爭,已經讓他們的國力開始日漸的消耗。
相比起到時還想要維持自己大國風範的明朝來說,滿清政權更想要趕緊停止戰爭,所以兩者才多次進行碰面,互相表達自己議和的想法。當時反對議和的大臣說:「無論建虜必不可款,款必不可成,成必不可久;即款矣成矣久矣,以視寧、錦、遵、薊之師,何處可撤?而邃謂款建虜之後,可撤兵中原以討流寇;此亦不思之甚矣!」當時的許多官員一直感覺以明朝的實力,如果專心對付清朝的話,必定會取得勝利的,所以並不想要議和,當時的崇禎帝就是被這些官員蒙蔽了,所以當時的他猶豫了。而就是這一猶豫導致清兵直接攻下了當時山東濟南等十八個城。在清朝佔據優勢的情況下,他們自然也不想進行議和了,議和這件事情就這樣徹底的不可能了。尤其是後來在松綿之戰結束之後,崇禎領導的明朝勢力徹底的失去了抵抗力和獲勝的可能,這種情況下議和自然也就變成了空談。
這隻說明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,都決定了議和這件事情的可能性是極其小的,明朝這邊的官員過度盲目自信而不想議和,而且清朝那邊同樣在具備一定的優勢之後,有了更大的野心,也不想進行議和。不過如果假設當時崇禎皇帝真的和清朝進行了議和的話,可能他真的就能夠安享晚年了,雖然在他之後的明朝可能還是會被清朝所取代,但起碼他不會成為烈皇帝了,但歷史的一切卻早已註定,只能說是造化弄人。
參考文獻
《「攘內必先安外」下的明清議和始末》
《百度百科——檀淵之盟》
如果明朝效仿宋朝接受議和,崇禎帝也就不會成為烈皇帝了嗎
如果明朝效仿宋朝接受議和,崇禎帝也就不會成為烈皇帝了嗎?
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兩國之間交戰時間長了之後,出於對國家的根基的考慮,一般情況下這兩個國家都會考慮和談。畢竟長時間的戰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消耗,即使是這個國家的國力非常強大,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。就像是當年宋遼兩國進行和談一樣,著名的檀淵之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籤訂的。除了檀淵之盟之外,宋朝當年也曾經向多個國家進行過和談,這也是宋朝後期能夠繼續延續壽命的一種方法。有人在了解過宋朝的諸多議和政策之後,提出了一個疑問,那就是如果當年明朝效仿宋朝接受和清朝議和的話,崇禎皇帝是不是就不會成為烈皇帝了?
這個假設在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身上是毫無意義的,畢竟歷史已經發生過去的事情無法改變。但是這件事情的真實性還是可以進行設想的,如果當年崇禎帝真的和清朝進行議和的話,明朝的壽命也許真的會增加,只不過很可惜的是當時這件議和的事情還沒有進行就已經結束了。
前車之鑒——檀淵之盟
根據《宋史》記載,及澶洲既盟,封禪事作,祥瑞沓臻,天書屢降,導迎奠安,一國君臣如病狂然,吁,可怪也。大約在公元前1004年,當時的大遼和宋朝之間屢次發生戰爭,並且在這一年裡,大遼大舉南下徹底進入了當時宋朝的領地之中,到時整個宋朝一片混亂和後來的明朝有相似之處,當時的宋朝因為遼國的大舉進攻陷入了恐慌之中,甚至很多大臣都想要逃跑,就連當時的宋真宗也想要逃走。當時的許多大臣都勸宋真宗和他們一起向南方逃,在南方重新建立一個根據地。
當時是宰相寇準極力的勸阻才讓宋真宗的逃跑的想法消失,後來經過和遼國的數次對決,兩方形成了對峙的局面,當時的大遼因為遠離自己的國家,所以各方面都處於一定的劣勢。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戰之後,雙方終於還是撐不住了,兩方都有了想要和談的想法。是在經過互相通信之後,終於在十二月的時候,他們在當時的檀淵進行了和談儀式,兩者之間的合約是這樣規定的:遼宋約為兄弟之國,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、絹20萬匹,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。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,故史稱「澶淵之盟」。
明清和談的起始
明朝末期的時候,整個明朝內部其實已經逐漸的開始腐敗墮落,並且已經呈現出了亡國之勢。直到後來的崇禎皇帝登位之後,整個明朝的局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,但卻沒能阻止最終沒落的結局。很多人都說崇禎皇帝是因為生不逢時,如果他在明朝中期上位的話,說不準能挽救整個明朝落敗的局勢。但一切彷彿都是註定一般,儘管崇禎皇帝費勁心力兢兢業業地治理整個國家,甚至在他治理期間一度出現了好轉的跡象,但卻最終還是沒能挽救自己家族的這個龐大產業。
在崇禎皇帝登上皇位之後,曾經聯合一些對於這個國家還有貢獻力和希望的大臣,把那些害群之馬的宦官一舉拿下。當時的他表現出來的是所有大臣都希望看到的明君形象,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行為,才使得當時的明朝從搖搖欲墜的邊緣回來了一點。只不過令人可惜的一點就是她空有想要拯救國家的心思,卻沒有這個能力,而且他自己內心也是不自信的,這就導致了他多疑性格的產生,而過分多疑就導致了明朝許多忠臣將領死去的結局。
《「攘內必先安外」下的明清議和始末》一文曾記載過:崇禎元年,皇太極就與袁崇煥多次接觸,表示願意「去帝稱汗」,並請明廷「制印給用」。崇禎五年,皇太極聲稱「我非欲取大位得天下也,所以興兵,蓋欲爾察知其故」,意指效仿俺答汗以武求和,同時表示「惟願兩國和好,財物豐足,互相貿易,各安田獵,以樂太平」。崇禎十年到十一年時,當朱由檢聽從楊嗣昌「攘內必先安外」的建議後,派遣使者周元忠試探清廷口風,皇太極對其極為禮遇。也就是說當時不僅僅是明朝想要議和,其實當時滿清政權更想要議和,畢竟相比於實力雄厚的中原地區,處於偏僻地區的滿清政權資源更是匱乏,而與明朝的多年戰爭,以及與周邊其他部落進行的諸多戰爭,已經讓他們的國力開始日漸的消耗。
相比起到時還想要維持自己大國風範的明朝來說,滿清政權更想要趕緊停止戰爭,所以兩者才多次進行碰面,互相表達自己議和的想法。當時反對議和的大臣說:「無論建虜必不可款,款必不可成,成必不可久;即款矣成矣久矣,以視寧、錦、遵、薊之師,何處可撤?而邃謂款建虜之後,可撤兵中原以討流寇;此亦不思之甚矣!」當時的許多官員一直感覺以明朝的實力,如果專心對付清朝的話,必定會取得勝利的,所以並不想要議和,當時的崇禎帝就是被這些官員蒙蔽了,所以當時的他猶豫了。而就是這一猶豫導致清兵直接攻下了當時山東濟南等十八個城。在清朝佔據優勢的情況下,他們自然也不想進行議和了,議和這件事情就這樣徹底的不可能了。尤其是後來在松綿之戰結束之後,崇禎領導的明朝勢力徹底的失去了抵抗力和獲勝的可能,這種情況下議和自然也就變成了空談。
這隻說明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,都決定了議和這件事情的可能性是極其小的,明朝這邊的官員過度盲目自信而不想議和,而且清朝那邊同樣在具備一定的優勢之後,有了更大的野心,也不想進行議和。不過如果假設當時崇禎皇帝真的和清朝進行了議和的話,可能他真的就能夠安享晚年了,雖然在他之後的明朝可能還是會被清朝所取代,但起碼他不會成為烈皇帝了,但歷史的一切卻早已註定,只能說是造化弄人。
參考文獻
《「攘內必先安外」下的明清議和始末》
《百度百科——檀淵之盟》